人手一“枪”定位监控 快件全程追踪如何实现
|
admin
2013年3月27日 18:13
本文热度 4650
|
“快件追踪的重要性比肩于实物投递。”曾有多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快件追踪的重要性。为规范国内快递业参差不齐的信息服务,国家邮政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《快件跟踪查询信息服务规范》。如今,快件信息不仅有迹可循而且有法可依。近日,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快递公司,为消费者探秘快件追踪背后的故事。
人手一“枪” 全程追溯
快件追踪既向消费者展示了所寄快件的“生命周期”,又确保了快件配送的安全以及准确性。为实现快件信息全场记录,顺丰、EMS、圆通等公司为快递员配备了一个无线手持终端,这个类似PDA(掌上电脑)的设备俗称“巴枪”。
早在十几年前外资快递企业就已经实现全“巴枪”管理,顺丰是国内最先引入这项技术的快递企业,在顺丰每个快递员入职后都会配发“巴枪”。据顺丰相关负责人介绍,顺丰在使用“巴枪”初期都从韩国进口,每台7000多元,重达2公斤。随后,顺丰的IT研发部不断研发升级产品,现在快递员携带的“巴枪”已是第四代,成本每台3000多元,重量也降到0.5公斤左右。
人手一“枪”让顺丰“收一派二”和快件全程跟踪成为可能。据顺丰客服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所谓的“收一派二”是顺丰要求快递员在客户打电话下单后1小时内上门收件,快件到达点部后,要在2小时内送到客户手中。“消费者通过电话客服下单,信息只需10秒就可传送至快递员的‘巴枪’上,有效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。”同时,快件一旦开始递送,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用“巴枪”扫描快件上的条形码,以便系统和消费者随时跟踪。此外,它还有运费结算,查询收派件范围和拍照功能。
定位系统实时监控
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圆通快递也从2009年起与IBM合作,投入6亿元建立开发信息技术平台,目前也已给一线快递员配备了“巴枪”。虽然“巴枪”功能强大,但其只能负责快件在收件环节的信息采集和处理,进行全程监控则需要一整套复杂的系统。为了方便客户对快件配送情况进行追踪,北京商报记者曾在中外运敦豪的分拣中心内看到,中外运敦豪在配送车辆内均装有定位系统。
中外运敦豪在京建设的质量控制中心是所有作业控制的神经中枢,可以在全国作业范围内提供动态监控和预先危机管理。据介绍,每台车的定位系统都将配合快递员的手持终端,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,对自收件至最终派送的所有运行状态进行7×24小时实时监控。
虽然与国际巨头相比国内快递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,但目前,国内不少快递企业也已经配备了类似的系统对快件进行追踪。在顺丰北京总部,其也运用类似系统,对快件的整个“生命周期”——收派、分拣、市内运输、中转分拨以及城市间运输进行监控。
高成本信息平台
规范快递业信息服务并非一蹴而就。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,宅急送、圆通等快递企业均出现过快递员提前代签的事件发生。同时,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,在网购时经常出现货物出仓后信息长时间消失,打电话追问快递公司,得到的回答总是“在路上”,但快件具体在哪却不得而知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多数快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缺乏体系性的引导。另外,由于快递信息化建设所需成本较高,多数快递企业对此望而却步。资料显示,在快递物流领域开发一个业务软件大体报价30万元起;开发一套系统,起码要300万-500万元;一个占地3000亩左右的物流园区,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费用大约为3800万元。
“目前,国内快递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模式、流程,就难以推出标准化的系统。能否像财务软件一样推开,将极大地节约企业信息化成本,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。”
该文章在 2013/3/27 18:13:45 编辑过